一、推荐考生报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N个理由
(一)人才培养契合国家光电信息产业发展布局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04年申办,原专业名称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2012年,教育部把多个相关专业合并调整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工学门类电子信息类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并具备扎实光电信息理论基础;可从事光电信息传感和处理、光电信息系统设计、光通信等光学工程和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有创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及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在企业、科研、行政、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科研、技术与设计、开发推广、经营管理等工作,并可以继续深造、从事教育工作的拔尖创新人才。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学生的个人能力培养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论、与光电信息相关的电子电路硬件、计算机软件开发等全方位的基本技能,并将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思辨能力、科学语语言字的精准表达能力、以及应用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发现、分析和解决与专业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不仅系统地掌握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更需要系统地掌握光电信息、电子信息、计算机、通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充分地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并了解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光电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本专业的发展紧跟光学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国家发展步伐,致力于服务珠三角和大湾区光电信息产业的人才需求,秉承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针对人才紧缺型的光电信息技术及产业,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
(二)一支精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学科是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依托应用物理系的师资力量。本专业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共有16名教师,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9人。全部教师具有研究生学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共14人。教师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多名教师具有美国、英国、丹麦等的海外访问经历。教师的学科知识背景分别是物理学、光学、电子学、材料物理等。
(三)重视学科和专业基础平台建设
本专业教师重视学科和专业基础平台建设。2018年本专业获得光学工程硕士授予权,并组建了光电子信息技术研究团队;专业教师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和参加科研工作,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过20项。在国际国内知名学术刊物诸如Physical review letter、Nanoscale、Ultramicroscopy、Appl. Phys. Lett、Phys. Rev. B、Comput. Phys. Commun、Opt. Express、Physical Review A、Physical Review D、Frontiers of Physics、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等刊物上发表了SCI/EI论文超过100篇。持续的科研工作和丰硕的科研成果,促使专业教师关注科学发展前沿,并造就学科发展底蕴和坚实的知识平台。
(四)培养学生经验和成果丰硕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老师不仅重视科研工作,也非常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和学术能力的培养。组建光电信息协会,并邀请企事业专家开讲座并邀请学长交流,图1为学长交流与介绍。本专业教师团队积极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活动,诸如华南大学物理实验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广东省及国家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近五年来学生屡创佳绩,共获得国家级奖励9项,省级奖励14项,这些科技创新与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有针对性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设计策划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也展示了教师在该领域的优秀教学和指导能力。
作为专业培养特色的一个亮点,本专业教师团队以科研带动教学,结合自身在光学成像、光电信息处理、光电传感、光纤光谱技术等方面的科研项目工作,积极带领优秀学生参与相关科学研究,使学生可以接触到最新的科研动态和前沿技术,自2019-2023年以来,学生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1篇,包括《光学学报》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Ultramicroscopy Scientific Reports 等知名期刊。这些成果提升了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图1 与付神贺学长交流
图2 学生作品参加挑战杯比赛
图3 部分学生获奖证书
图4 学生发表部分研究论文
(四)教学实验条件比较齐全
本专业十分重视专业基础能力平台的建设,经过多年建设积累,专业实验室种类比较齐全,拥有与专业培养目标配套的一系列专业实验室,拥有广东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光电纳米材料科研实验室,拥有面向学生实操技能训练的开放实验室等大赛型和创新型实验条件,实验室设备总价值约800万,分别是模拟电路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电路设计自动化实验室、单片机技术应用实验室、光学技术实验室、通信技术和光物联网实验室、光电信息技术与系统应用实验室、光学成像系统仿真设计实验室、光电信号探测和处理实验室和光纤传感技术实验室,各个实验室的功能和培养目标各有侧重,相互支撑,使学生的专业能力诸如电子电路技术、光路系统设计能力、光电信息计算机一体化设计能力、光学成像系统和光电器件仿真设计能力等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主动适应“新工科”建设理念,主动引入新的专业培养理念、调整专业培养知识结构,探索建设智能光电信息传感、智能光电信息处理、智能光电检测系统等新的专业人才培养点。
二、贵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学习的内容有哪些?学生将会获得哪些方面能力素质的提升?
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包括光信息和光电子系列课程、电子信息技术系列课程、实验实践环节。其中光信息和光电子系列课程、电子信息技术系列课程是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实验实践环节是在掌握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专业实验、循序渐进和相互贯通的课程设计、各种专业竞赛等实践性强的训练强化专业实践技能。
1.光信息、光电子系列课程:物理光学、工程光学、信息光学、光电检测技术与系统、光电图像处理技术、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纤通信、光纤传感技术;夯实光学、光电子学、光通信技术和光电信息传感等基础知识。
2.电子信息技术系列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与系统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C++面向对象编程程序设计、嵌入式原理、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打牢电子电路、单片机技术和软件编程技术等电子信息技术基础。
3.实验实践环节:电子技术实验,电子技术综合设计,单片机实验,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光电信息技术实验,光纤传感实验,光电信号探测与处理实验,电子设计自动化实验,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开发实验,图像处理软件综合设计,机器视觉图像分析设计,光电探测综合设计,光学成像系统仿真设计,照明光学系统仿真设计,微纳光电器件设计实训实验;强化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光电检测系统设计,光学系统仿真设计等实操能力,结合各类专业比赛训练,为就业打下扎实专业技能基础。
三、贵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哪些?
本专业核心课程是物理光学,信息光学,工程光学,光电检测技术与系统,信号与系统,光电图像处理技术。
四、贵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就业、升学深造及出国情况怎样?
1、学生就业
根据从2008年到2023年毕业生的统计数据,年均毕业去向落实率95%以上。根据麦可思提供的数据,本专业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满意度、毕业一年后的非失业率、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比例以及职业期待吻合度都位列校内专业的前列。2013级光信专业(1)班学生就业情况如下:
届别 | 姓名 | 工作单位 |
2017 | 姚伟强 | 深圳飞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7 | 李雨竹 | 广州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2017 | 董明超 | 益登贸易(深圳)有限公司 |
2017 | 古世杰 | 广东创达集团有限公司 |
2017 | 高佳志 | 芯智科技有限公司 |
2017 | 李兆贤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顺德分行 |
2017 | 萧进生 |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2017 | 陈韵良 | 越秀区图书馆 |
2017 | 肖小兰 | 阿帕奇光纤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
2017 | 余艳婷 | 深圳品图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
2017 | 李杰宙 | 联咏科技有限公司 |
2017 | 陈建伟 | 广东奥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7 | 周卓弘 | 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
2017 | 黄楚欣 | 杭州拾尔光年创意有限公司 |
2017 | 廖石滨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2017 | 吴应达 | 佛山市公安局 |
2017 | 周施宇 | 中国移动广东公司茂名分公司 |
2017 | 彭莉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
2017 | 陈超杰 | 深圳市泽万丰电子有限公司 |
2、升学深造和出国
根据2008年到2022年毕业生统计数据,超过15%的毕业生在国内或者到国外升学深造,就读国内外重点知名学校。
1)国内院校就读研究生:
中科院研究生:李明华(博士)(2008届)、晟宇童(2023届)等;
中山大学研究生:刘嘉怡(博士)(2020届)、黄昱荣(博士)(2022届)、李晋基(2022届)、刘汉喆(2023届)等;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李彦龙(2022届)、潘民杰(2022届)、李梓晗(2023届)、盛宇科(2023届)等;
厦门大学研究生:蔡光师(2020届)、罗泽佳(2023届)、李梓聪(2023届)等;
2)国外院校就读研究生: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生:张舒愿(2013届)、蔡汶曦(2015届);
德国卡尔斯鲁尔理工学院研究生:陈旻(2016届)、陈思月(2022届);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研究生:陈怀宇(2016届)、施裕翰(2017届);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生:范止维(2017届)、邓智桂(2017届);
英国巴斯大学研究生:范止维(博士)(2017届);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研究生:陈贞珍(2023届);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究生:廖群喜(2018届);
3、优秀毕业生
陈思月,2022届光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2023年到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攻读光学与光子学硕士学位,目前在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就读。
盛宇柯,2023届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大学期间,担任光信1班学习委员,曾获校二等奖学金3次,校一等奖学金1次,获得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称号。2023年保研至华南理工大学攻读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研究生阶段从事超快激光研究。
罗泽佳,2023届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本科四年平均学分绩点4.13,本专业排名第三,曾担任院学生会部门负责人和光信党支部组织委员,曾获院级“优秀学生骨干”、校二等奖奖学金及“三好学生”称号。2023年以总分第一考研至厦门大学攻读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研究生阶段从事微波光子学研究。
李梓晗,2019届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本科四年平均学分绩点4.2,本专业排名第一,曾担任光信党支部纪律委员,曾获得华南农业大学二等奖学金及其“三好学生”称号,2019年保研至华南理工大学大学攻读光学学术硕士研究生学位,研究生阶段从事光纤光学频率梳方面研究。
五、可以列举贵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了哪些优秀人才吗?
六、为什么报考华南农业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学长推荐报读华南农业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学院名称(全称):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专业名称(全称):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姓名:李梓聪
◎入学时间:2019年
◎毕业高中: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东华高级中学
◎毕业去向/主要成就:
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
◎我为专业代言: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涉及电子信息类相关的模电、数电、单片机等知识,还能学到与光电信息工程相关的的辐射传输、探测、光学、激光原理等有关知识内容,还会开设有关物理类相关的半导体物理、量子力学等课程,学习高等物理知识。在这个专业中可以了解到很多与电和光还有物理相关的知识,探究光电的奥秘;我们专业除了有很多广泛的相关的理论课程,还设置了很多有趣的实验课和课程设计,通过实验和设计能够加强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认识和运用。在光电专业中,我们有非常专业和负责的任课老师,且言传身教地影响着我们对学习和知识的态度。若有读研深造的想法,我们专业的读研方向非常的广泛,有光电探测、半导体器件工艺、物理相关、天文望远镜、微波光纤、电子信息、计算机等研究方向,十分建议各位对光电感兴趣的师弟师妹们填报!
——2023届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毕业生 李梓聪
◎学院网址、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学院网址:https://dzxy.scau.edu.cn/
◎咨询电话:020-85283522(张老师、严老师)
◎招生咨询QQ群:907320818